在中國,眾多頂尖高校如繁星般鑲嵌在教育的天空中。作為教育的搖籃,它們不僅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,還通過獨特的校園文化和形象,塑造了各自鮮明的LOGO。這些LOGO不是簡單的符號,而是每一所大學精神的傳遞,每一個圖案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。那么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知識的沃土,挖掘中國頂尖學府LOGO的相同與不同之處。
1. 清華大學
LOGO由三個帶有裝飾性的同心圓環所組成,象征著和諧與團結,色彩為紫色。LOGO不僅代表著“清華人”的身份,更承載著清華大學“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”的精神,中心的五角星寓意光明和希望,整個畫面結構穩定,內涵豐富,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。
2. 北京大學
LOGO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,“北大”兩個篆字上下排列,透露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,展示了中國第一學府的深厚底蘊。LOGO用“哭臉”時刻提醒著所有北京大學學子,作為一個生長在苦難深重的國家中的知識分子,永遠不要失去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。
3. 復旦大學
LOGO主體沿用原篆“復旦”篆刻體來表示悠悠歷史、世代傳承。蘊涵在篆體“復旦”中的“100”字樣,凸現出百年歷史為特殊含義和走過風雨滄桑的路,LOGO整體色調為藍色系,象征大海海納百川的意義。
4. 上海交通大學
LOGO核心圖案包括鐵砧、鐵錘、齒輪和鏈條,鐵砧上有中西書籍若干冊。這些元素象征著上海交通大學的教育理念和歷史傳承。鐵砧和鐵錘代表工匠精神,齒輪和鏈條象征著工程和技術的重要性,而書籍則代表學術和文化的重要性。
5. 浙江大學
LOGO的設計細節包括內外兩圈,外圈是中英文的浙江大學字形,內圈下方標注的“1897”表示浙江大學的創建年份,追溯至求是書院。LOGO中央是一只展翅飛翔的“求是鷹”,象征著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精神。
6. 中國科技大學
LOGO以深藍色為主色調,由“梅花型”輪廓、騰空飛躍的火箭、打開的書本、學校創建時間、中英文校名全稱等元素組成。梅花是科大人勤奮刻苦、追求真知,百折不撓、永不言敗和勇于創新、銳意改革精神品格的象征。騰空飛躍的火箭則表達了科大人積極進取、樂觀向上,勇于擔當國家使命、勇攀高峰的壯志豪情。而打開的書本是知識的象征,知識就是力量。
7. 武漢大學
LOGO內圈正中為老圖書館的線條造型,表達學校獨有地標特征和文化標志;中間下書阿拉伯數字“1893”,為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的創辦時間,內外圈間,上方為武漢大學英文名稱“WUHAN UNIVERSITY”,下方為中文漢字毛體校名。
8. 吉林大學
LOGO內圓中間部分為吉林大學英譯文縮寫“JLU”組成的天鵝飛翔圖案,上方有“1946”字樣,代表學校建校時間,外環上方是“中國·吉林大學”的英文大寫,下方是郭沫若題寫的校名。
9. 中山大學
LOGO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,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。中間為一個海棠式洞窗圖案,這個圖案以中山大學的發源地“大鐘樓”為設計主體,兩邊的樹林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,增強了標志的層次感和空間感。標志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,意寓中山大學位于嶺南地區。
10. 南開大學
校徽的設計元素包括字體標志和圖形標志兩部分。字體標志包括“南開”二字和英文“NANKAI UNIVERSITY”,下方是創建年份“1919”。核心圖像為八角形,八角星形由兩個正方形疊加而成,八個角分別指向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八個方向,體現了南開大學“智圓行方”的入世哲學、“追求卓越”的立世哲學和“允公允能”的濟世哲學。
總結:
相同之處:
1. 外形相同,都是圓形::中國古代哲學強調“天圓地方”,“圓”代表著包容,弘揚著對知識廣度與深度的追求。
2. 民族文化的傳承:大部分高校的校徽都融入了傳統文化的元素,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,表達學校對歷史和文化的重視。
3. 對知識的尊重和追求:高校校徽多以象征知識的元素為主,展現出對教育和學術研究的重視,體現了學生與教師共同求索的精神。
不同之處:
1. 顏色的多樣性:雖然藍色與紅色是主流色調,但每所學校根據自己的特色和精神,選擇的顏色卻千差萬別。
2. 文化符號的運用:不同學校結合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,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校徽元素。
3. 書法風格的表現:許多學校在書法的呈現上各有千秋。
作為教育的搖籃,10大頂尖學府不僅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,還通過獨特的校園文化和形象,塑造了各自鮮明的LOGO。這些LOGO不是簡單的符號,而是每一所大學精神的傳遞,每一個圖案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。
版權聲明:以上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,文章內容僅代表原作者的觀點,除了已經標注原創的文章外。文章中出現的商標、專利、圖片和其他版權均屬于其合法持有人。如文章中圖文有侵權或者錯誤信息,請聯系我們! 我們將在確認后的24小時內刪除。本網站之聲明以及最終解釋權均屬泰州大唐歌飛品牌設計所有。